院訊235期 -- 校長的話 -- 基督至上
浸神理培堂是座風格簡樸的教堂。進了校園,從山腳拾階而上,仰頭可見教堂的尖塔,伸向藍天。踏入教堂,兩排人字旁(亻)狀的梁柱,撐起尖頂,有如兩隊天使,互相舉翼,翅尖相接,好像歡迎榮耀君王蒞臨。教堂正前方,直接從尖頂處垂下巨大的十字架,以透著天光的玻璃為背景,向每位朝聖者,宣示著天降聖愛。在十架下有浸禮池,象徵著信徒從死裡復活,仰迎上帝之愛。在十架和浸池之間,貼壁掛著六個金字,兩小、四大:
懸掛此處的院訓,似乎在對所有基督徒宣告:受浸後的生活,是高舉基督至上的生活。
三十多年前,我在這兒作神學生,曾負責每週把「基督至上」四個金字,用銅油擦得雪亮。當黎明的曙光,從朝東的大門射進教堂時,就把金字院訓照得閃閃發光。
浸神的先輩們在決定「基督至上」的院訓時,是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時代?那是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時代。像我這樣年紀的人,還記得小時候,連每天要撕一頁的日曆上,都印著「國家至上,民族至上」的標語。威權政府向來會用國族主義來索取人民的效忠,以不愛國不愛民族的大帽子來壓制異己。
時至今日,國族主義依然是當權者用來鞏固權力的法寶,同時也是爭權者鼓動群眾的利器,即使在所謂的民主國家也不例外。在台灣的選戰中,不同的陣營演示著不同的國族危機劇情,推銷著不同口味的「芒果乾」(「亡國感」的諧音)。在香港街頭對峙的各方力量,也高舉者各自的國族想像。海峽另一邊以《厲害了,我的國》來強化領導中心,地球另一端則推湧著「美國第一」的浪潮。
基督的教會,無論處在何國何族中,卻永遠要高舉「基督至上」的大旗。基督至上,祂「遠超過一切執政的、掌權的、有能的、主治的,和一切有名的」(弗1:21)。基督至上,基督門徒們最優先的國族認同永遠是「被揀選的族類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聖潔的國度,是屬上帝的子民」(彼前2:9)。基督徒先是上帝的子民,然後才是中華民國,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,或者美利堅共和國的國民。我們對基督的愛,要深過對國族的愛;為著屬上帝國的光榮感,要強過為著所屬國族的光榮感;對基督的信靠,更要大過為國族的擔憂。
基督至上!在這時代,我們還要再次擦亮這浸神山上的院訓,讓它繼續向世界發出真理之光!